李端叔见寄次韵

君文豪赡无与俦,使我吟讽忘离忧。

浩如沅湘起阳侯,翻星转日吞数州。

华章藻句饶风力,顷刻朱红迷畛域。

一班纵复为管窥,万派终难以蠡测。

区区文墨倦高情,解鞅还游恍惚庭。

半槽新水六尺簟,卧视云物行空青。

伊我篮舆抵京县,溽暑黄埃负初愿。

君家只在御城东,弥月不能三两见。

求仙未若醉中真,蚁斗蛾飞愁杀人。

清都梦断理归棹,回首一树琼枝新。

归来草木春风换,世事猬毛那可算。

幸谢故人频寄书,莫笑元郎自呼漫。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的文章才情无人能比,让我吟诵时忘却忧虑。
您的文字如同沅湘江水般浩渺,如同阳侯兴起,翻转星辰,吞吐大地。
华丽的篇章和生动的句子充满力量,让人瞬间沉醉其中。
即使是一斑窥豹,也无法穷尽您的深奥,万流归海,难以估量。
我对文学的热情因疲倦而减退,驾车出游,心神恍惚于庭院。
新添的半槽水和六尺竹席,躺下看云卷云舒,天空湛蓝。
我们乘坐篮舆来到京城,炎炎夏日,尘土飞扬,背离初衷。
您家就在皇宫东边,但一个月也难得见上几次。
追求仙境不如在醉中寻求真实,世间纷扰,令人愁肠百结。
梦回清都后,我整理行装,回头望见满树新枝。
归来后,春风又绿江南岸,世事繁杂,无法细数。
感谢老友频繁寄信,别笑话我元郎的自言自语。

注释

君文豪赡:您的文章才情丰富。
俦:匹敌。
吟讽:吟诵。
离忧:离别的忧虑。
浩如沅湘:广阔如沅湘江。
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管窥:比喻片面了解。
蠡测:用瓢测量,比喻粗略估计。
区区:微不足道。
解鞅:驾车出游。
恍惚庭:心神恍惚的庭院。
新水:新添的水。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
元郎:对自己的谦称。
漫:随意,随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题为《李端叔见寄次韵》。诗人秦观以豪放的笔触赞美了友人李端叔的文章才华,称其文采犹如沅湘江水般浩渺,能翻转星辰,吞吐大地,华美篇章充满力量。他感叹即使是自己这样的才子,也无法全面领略其深邃,只能如井底之蛙,窥见一角。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京城繁华生活的厌倦,以及与友人相见不易的感慨,暗示了官场的繁琐和友情的珍贵。

诗中提到“蚁斗蛾飞愁杀人”,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纷扰和生活的琐碎,而“清都梦断理归棹”则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失落。最后,诗人感叹春去秋来,人事变迁,庆幸朋友仍频繁通信,提醒自己不必过于忧虑琐事,保持豁达。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秦观对友情和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调笑令(其五)灼灼

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

莫遣恩迁情变。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怨。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还自广陵四首(其四)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陈令举妙奴诗

西湖水滑多娇嫱,妙奴十二正芬芳。

肌肤晰白发脚长,含语未发先有香。

溪上夜燕侍簪裳,皎如华月堕沧浪。

音声入云能断肠,不许北客辞酒浆。

主人蔼蔼邦之良,少年射策谒未央。

俊词伟气森开张,玉杓贯斗生怒芒。

天欲文采老更昌,故使敛翮窥群翔。

五十仅补尚书郎,浩歌骑牛倚倡佯。

东风戏雨花草狂,二溪泱泱青黛光。

妙奴勿倦侑羽觞,主人正欲游醉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陈承事挽词

明时就养寄淮壖,忽叹艅艎以柩旋。

八尺衣冠成绘事,百年风谊列幽镌。

铭旌暮暗黄梅雨,乡路秋横碧玉天。

遥想葬期豪杰会,高车连轸驻新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