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四)

餐松食柏老岩峦,药饵从今可问端。

发白颜苍无复惧,骨青髓绿后来看。

色随春焙茶烟碧,凉入晨烹灶火残。

自是本来山泽相,故烦天遣伴凄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以松柏为食,在古老的山岩中度过岁月,从此寻找药草的真正来源。
头发苍白,容颜苍老,已不再恐惧,骨骼如青,髓液如绿,未来可期。
颜色随着春天烘焙茶叶的青烟变得碧绿,清晨的余火烹煮带来清凉。
这是自然的本质,我本就属于山川湖泽,所以天意让我在此陪伴寒冷。

注释

餐松食柏:以松树和柏树为食。
老岩峦:古老的山岩。
药饵:草药。
问端:寻找根源。
发白:头发变白。
颜苍:容颜苍老。
无复惧:不再害怕。
骨青髓绿:骨骼如玉般青绿,形容健康长寿。
色随春焙:颜色随春天的烘焙。
茶烟碧:茶叶的青烟。
凉入晨烹:早晨烹煮的余温带来凉意。
本来山泽相:本性与山川湖泽相应。
故烦天遣:所以天意安排。
伴凄寒:陪伴在寒冷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中修炼,生活简朴却充满自然之美的景象。开篇“餐松食柏老岩峦”表明老者已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以岩石间的苔类和树木为食,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生活状态。

接着,“药饵从今可问端”则暗示老者的修炼已到了一定境界,他通过服食丹药来调养身体,以求长生不老。这里的“问端”意味着对生命和健康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中间两句,“发白颜苍无复惧,骨青髓绿后来看”进一步描绘了老者修炼后的身体变化:头发变白而脸色变得苍老,但这并非衰败的标志,而是修炼所致。他的骨骼和髓液也呈现出不寻常的青绿色,这都是长期修炼导致的生理改变,显示了他已达到的高级修为。

“色随春焙茶烟碧,凉入晨烹灶火残”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片山野之中,春天的气息如同轻柔的茶烟一般,带着淡淡的碧绿色彩。早晨时分,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似乎连烹饪食物的火光也透着一份寂静和悠远。

最后,“自是本来山泽相,故烦天遣伴凄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接受命运的态度。老者认为自己与山水之间原本就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即便是在严寒中,也乐于接受这份孤独,因为这是天意所遣。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修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道家修炼文化和自然哲学,以及诗人对生命、健康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三)

已将疏懒寄云峦,人世于今有万端。

整顿林泉宜急急,上还簪绶亦看看。

移根远带前山涧,荷锸行冲小雨残。

急尔成林十年后,飕飕为作暑天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二)

郁葱待得覆岩峦,爱护关心岂一端。

已恐旱乾支水绕,更防牛马倩人看。

何当倚杖听萧瑟,便欲从渠号懒残。

物色最宜清净观,列仙癯瘦不言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一)

新拓藤萝住翠峦,移根千本到云端。

初乘雨露迎春种,便作云霄蔽日看。

岩穴从今增气象,茯苓可拟救衰残。

知君有意怜栖隐,更约坚身待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感事咏菊

寒花冷艳为谁发,霜露泠泠祇汝侵。

弱质向人如有托,清香绝世本无心。

会逢仙老收灵药,不用骚人费苦吟。

十载岂无陶靖节,东篱萧索待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