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寄题郑叔问蓟门秋柳图

消尽毵毵,斜照淡黄,一夜惊鸦无数。

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

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何苦。

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

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

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归去。

还梦绕、一天风絮。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通过对燕山亭中郑叔问所绘蓟门秋柳图的想象,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漂泊之感。"消尽毵毵,斜照淡黄",写出了夕阳西下,柳条稀疏,光线柔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一夜惊鸦无数",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不安。

词人感叹过去的美好时光不再,"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如今的落寞。接下来,词人通过"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表达了对过去悠闲生活的追忆,以及现实中无法重拾的失落。

"何苦。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借音乐转换表达心境的转变,由哀转悲,更添愁绪。词人感慨自身漂泊不定,"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流露出孤独和无奈。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以笛声和远山唤起对故乡的思念,而春风也无法挽留春天的离去。"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借宫廷女子的娇弱形象,寓言自己在外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最后,词人以"归去。还梦绕、一天风絮"作结,表达了对归乡之梦的向往,以及现实中无法解脱的飘零之感。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623)

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又号彊村。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 字:藿生
  • 号:沤尹
  • 籍贯:浙江吴兴
  • 生卒年:1883

相关古诗词

绮寮怨.为半塘翁题春明感旧图

笛里呼杯人尽,冻醪和泪凝。

对冷月、卧仰空梁,枫林黑、断梦无凭。

年时黄垆聚别,伤高眼、倦客相向青。

怪瘴花、悴折朱丝,悤悤去、夜壑寻坠盟。

最是故人茂陵。摩挲翠墨,情怀似醉还醒。

细说飘零。有哀雁、两三声。

天边唤回辽鹤,教认取、旧春城。诗魂定惊。

花阴甚处是、尘暗生。

形式:

丑奴儿慢.龙树寺西楼对雪

低鸦数羽,飞破湿烟零乱,暗愁引年涯消与,凝白阑干。

瘦倚筇枝,梦华城阙有无閒。

琼楼阴重,玉妃倦舞,还恋清寒。

不见灞桥,酥融流水,玉照归鞍。

剩林表、黄昏山色,怨入秦鬟。

笛里天涯,缟衣将梦莫轻还。

琅玕斜处,梅尘未洗,难理孤欢。

形式:

齐天乐.鸦

半天寒色黄昏后,平林渐添愁点。

倦影偎烟,酸声噤月,城北城南尘满。长安岁妟。

又啼入延秋,故家啄遍。

问几斜阳,玉颜悽诉旧团扇。

南飞虚羡越鸟,乱烽明似炬,空外惊散。

坏阵秋盘,虚舟暝踏,何处衰杨堪恋。江关梦短。

怕头白年年,旧巢轻换。独鹤归无,后栖休恨晚。

形式:

瑞鹤仙.得悔生长安书,却寄

满春衫泪污。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城南旧韦杜。

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秦筝漫谱。

怕酒边、尘涴玉柱。

问麻鞋万里,孤拜杜鹃,谁识臣甫。

月色今宵换尽,解忆长安,两家儿女。残年倦旅。

菰芦约、渺何许。

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斜阳时候最苦。

纵青山无恙,谁管断云去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