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
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
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
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
白舫竟何适,丹枫看即稀。
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
这首宋代诗人范浚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虑的乡村景象。首句"带郭人烟少",写出了远离城市喧嚣,村庄人口稀疏的特点,显示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通村径路微"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狭窄和偏僻。
"水光浮栋宇",通过水光映照在房屋上,展现出村庄临近水面的特色,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宁静。"野色动窗扉"则暗示着窗外景色变换,让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描绘了树木稀疏和山势开阔的自然景观。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担忧,"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暗指盗贼横行,生活艰难,自己仿佛身处险境。"白舫竟何适,丹枫看即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秋天景色的萧瑟感。
最后两句"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安宁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何时能安全返回的期盼。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避难时的内心世界。
不详
好风催冷蕊,上番即芳葩。
春色独先得,年芳谁复加。
日边看暖艳,雪后识真花。
吟玩归来晚,江村月照沙。
空阔野云疏,行行思郁纡。
露花啼晚菊,风叶舞高梧。
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鹜呼。
却回南涧路,暝色拥蓬庐。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著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天暄地媚春融融,化工点染分花容。
东风夜半入香陌,杂树晓繁争白红。
兰丛蕙根芳翠滴,柳艳明眉轻羃䍥。
红颜绿鬓青春客,壶中新醅鸭头色。
残丝冉惹愁如织,日暮低迷草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