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词

云母空窗晓烟薄,池边雨过飘帷幕。

日长风暖柳青青,银钱千条度虚阁。

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

曾寄锦书无限意,箧香消尽别时衣。

午睡醒来愁未醒,烦襟乍触冰台冷。

白莲池畔送清香,楼角渐移当路影。

临风兴叹落花频,又喜幽亭蕙草新。

永日迢迢无一事,双双斗雀动阶尘。

水映轻苔犹隐绿,夜窗飒飒摇寒竹。

井边疏影落高梧,鸟啄风筝碎珠玉。

觉来红树背银屏,露湿丛兰月满庭。

扃闭朱门人不到,轻罗小扇扑流萤。

城上暮云凝鼓角,狐裘不暖锦衾薄。

楼寒院冷接平明,檐外霜花染罗幕。

烟生密竹早归鸦,向镜轻匀衬脸霞。

迟日未能消野雪,故穿庭树作飞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下的自然景象与情感变化,细腻入微,富有意境。

首句“云母空窗晓烟薄”,以清晨薄雾笼罩窗户,云母透出微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池边雨过飘帷幕”一句,雨后池边的景色如同轻纱般飘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日长风暖柳青青,银钱千条度虚阁”中,“日长”、“风暖”、“柳青青”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银钱千条度虚阁”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阳光洒在柳枝上的美丽景象。

“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通过燕子双飞与王孙归家的联想,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曾寄锦书无限意,箧香消尽别时衣”一句,通过回忆过去的书信与衣物,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感与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午睡醒来愁未醒,烦襟乍触冰台冷”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午睡醒来,心中愁绪未散,仿佛触碰到了冰冷的冰台,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烦躁与内心的凉意。

“白莲池畔送清香,楼角渐移当路影”则以白莲的清香与楼角的光影变化,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美好。

“临风兴叹落花频,又喜幽亭蕙草新”一句,通过临风感叹落花频繁与欣赏新长的蕙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新生事物的喜悦。

“永日迢迢无一事,双双斗雀动阶尘”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生机,斗雀的喧闹与阶尘的动作为画面增添了活力。

“水映轻苔犹隐绿,夜窗飒飒摇寒竹”一句,通过水中的苔藓与夜窗前摇曳的寒竹,展现了秋季的清凉与寂静。

“井边疏影落高梧,鸟啄风筝碎珠玉”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生机,鸟啄风筝的声音与珠玉般的碎片,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

最后“觉来红树背银屏,露湿丛兰月满庭”描绘了冬日早晨的景象,红树背对着银屏,露水湿润着丛兰,月光照满了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四季的更替,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刘淑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宋牧仲方伯

曾入甘泉侍武皇,暂随红旆佐藩方。

长承密旨归家少,出使星轺满路光。

谋略久参花府盛,风流三接令公香。

共言东阁招贤地,肯为诗篇问楚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经彭蠡湖口望庐山

晨帆发马当,景昃停湖汇。

北渚摇清阴,南湾走苍霭。

迥眺极芊绵,群山争琐碎。

苍然云雾中,拔起匡岳大。

绛气天阙萦,白云山腰会。远岑抱积雪,近岩屯霮Ъ。

倒景澄湖光,飞瀑湿天外。

延伫情弥结,攀跻阻莫遂。

五老空烟霞,九叠竟茫昧。

惭愧夙心乖,临风一长慨。

形式: 古风

浔阳舟中作

羁心零雨悲,水宿风潮倦。

兹晨廓澄霁,沿流惬佳玩。

绿英媚芳洲,杂花覆春岸。

青天镜中流,浴凫沙际乱。

落日碎江光,林峦采余绚。

靡霏远烟生,霏霏夕晖眩。

苍然望庐山,山霭旦暮变。

绛霞晨干霄,岚气夕幂巘。

近峦或浮黛,远瀑如萦练。

赏奇得新欢,览物有余恋。

山水憺娱人,客怀为一遣。

形式: 古风

杂诗

抚剑忽不怿,去上歌风台。

河流日夕迅,莽莽寒云隤。

帐殿下牛羊,赑屃空蒿莱。

极目见芒砀,古人骨已灰。

萧曹自刀笔,樊灌奋驽骀。

欻起附龙凤,英风被八垓。

途穷蹶骏足,运适伸庸材。

扰扰路旁子,畴知衷所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