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年苦雨客西湖,汤饼经营至午无。
穷老复能逢顺境,归林聊得保残躯。
亲情饮食烦相问,朋友歌诗似稍腴。
永感情怀更衰病,可怜儿辈事庖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的感慨和生活状态。开篇即写“去年苦雨客西湖”,由此可见诗人曾经在一个充满雨水的季节里,作为游子在西湖边度过了一段孤独而又艰难的日子。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隐含着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形。接着“汤饼经营至午无”,则是表现诗人生活的困顿和贫穷,连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获取。
下片转折,“穷老复能逢顺境”,诗人在年迈之际终于遇到了安稳的环境,可以“归林聊得保残躯”。这里的“林”可能是隐喻性的,指的是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尽管如此,诗人的内心仍旧充满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思念,“亲情饮食烦相问”,表达了一种对于家人及朋友关怀的渴望。而“朋友歌诗似稍腴”,则显示出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精神文化生活依然能够得到一些满足。
结尾两句“永感情怀更衰病,可怜儿辈事庖厨”表达了诗人对于子女的牵挂和担忧。由于年迈多病,加之对后代的不舍和担心,使得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脆弱。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一般家庭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人间情感的深切渴望和无限留恋。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彷佛晓钟鸣,家家起五更。
物宜春后暖,人喜岁初晴。
衰老犹能饮,虚空误得名。
题诗思旧日,无此好新正。
炉香礼天地,再过古来稀。
此日仍逢节,何时定许归。
年高还拜怯,客窘久留非。
遥忆小儿女,新春只故衣。
班春踰半月,献岁换新正。
马动人声喜,星明晓意晴。
寒袪和气胜,病愈老身轻。
七十二年事,沉吟暗自惊。
客舍逢生日,邻家送寿星。
循彝须答礼,恃熟莫忘形。
把笔迟赓和,开樽共醉醒。
五儿一随侍,心窃愧椿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