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晚景

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榰颐。

凭高一望彻天涯。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

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傍晚时分,微凉的气息透过窗户飘进屋内,我独自坐在松岩上支撑着下巴。
登高远眺,视野无边,只见孤城笼罩在烟雾中,远方江岸一片帆船归航。
万里蓝天清澈如镜,云彩悠然,没有一丝波动。
明亮的月亮在晴空中闪烁,洒下光辉。它的圆满光芒包容法界,神秘的力量仿佛照耀着瑶池。

注释

向晚:傍晚时分。
嫩凉:微凉。
户牖:窗户。
榰颐:支撑下巴。
彻天涯:视野无边。
孤城:孤立的城市。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毫厘:极小的距离。
昭昭:明亮清晰。
法界:佛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的法则范围。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此处可能象征天空或清澈的水面。

鉴赏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临江仙·晚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傍晚景象。首句“向晚嫩凉生户牖”,通过“向晚”和“嫩凉”传达出傍晚时分微凉的气息透过窗户渗透进屋内的感觉,营造了秋日傍晚的氛围。

“松岩独坐榰颐”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松岩之上,倚着岩石沉思的场景,显示出其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凭高一望彻天涯”则写出诗人登高远眺,视野开阔,心胸豁达,能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天际。

接下来,“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两句,通过“孤城”与“远浦”的对比,以及“惨”字渲染出孤寂落寞之感,同时描绘出一片归舟入港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下片“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进一步描绘天空的广阔与清澈,云彩悠然静止,如同水面不泛一丝涟漪,展现出宁静祥和的意境。

最后两句“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以明亮的月光为线索,将视线引向天空,月光如法界般包容万物,又仿佛能照耀到神秘的瑶池,寓意着宇宙的宏大与神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法则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6)

王丹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赠石遇仙等

稽首同途听教化,休教虚度流年。

常生觉照道心坚。包容他过失,整顿自邪偏。

分上本无人我相,闲中认正根原。

但迷假合起攀援。永沉烦恼海,难证大罗天。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姹莺娇.本名惜奴娇山居述怀

泉石清幽,好个真游地。香风散、彩云呈瑞。

日暖天和,更时有珍禽戏。嘉致。总妆点、山家况味。

外景充盈,内景还相契。丹炉畔、虎龙交会。

女姹婴娇,频劝我、倾金液。沈醉。但高卧、晴霞影里。

形式: 古风

姹莺娇.赠油面王广道

广道王三,天赋精诚艺。将油面、和调运制。

应物番番,但做造由心意。依理。锻炼在、长生炉内。

按候知时,拈出真奇异。光明灿、馨香馥鼻。

试与尝来,又别是、甘甜味。妙矣。堪献入、仙家筵会。

形式: 古风

春从天上来.冬至日

兔走乌奔。竞西没东生,四序潜分。

亚岁方迎,万户千门。欢笑共庆良辰。

暗推移晷运,正南檐、爱日初新。

考丰凶,会银台占候,史笔书云。

玄元大哉造化,渐梅蕊飘香,槛竹偷春。

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养浩全真。

体冲和妙道,自然理、斡运蒙屯。

岁功成,六阴爻始尽,复建阳纯。

形式: 词牌: 春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