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故乡思念的情感。"风光梅菜俄今夕",通过"梅菜"这个冬末春初的时令物象,表达了岁月匆匆之意,"俄今夕"则强调时间之快。"乡井椒花自远天",以远方的椒花象征着对家乡的遥想,椒花虽美,却只能在记忆中浮现,暗示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无奈。
"筋力故山嗟已尽",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体力渐衰,无法再回到故乡,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不须营到杖头钱"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的淡泊,即使回到故乡也无需过多考虑金钱问题,更看重的是那份情感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除夕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故乡和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