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其十)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吕岩之手,名为《绝句(其十)》。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深厚的道德修养。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这一句直指诗人坚守诚信,对待天地、父母乃至所有人都不曾有过半点背弃或欺骗之心。这里的“三光”通常指日月星,象征着宇宙的光明正大,而“神道”则是自然界中的神秘力量和道德法则,诗人对此保持着敬畏之心。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看法。当有询问者来寻求修炼之道时,吕岩以深邃的智慧回答说,其实最根本的修行就在于培育自己的内在世界(心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滋养和提升个人的精神与肉体。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都承载着诗人对人生、宇宙和道德的深刻理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绝句(其十一)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绝句(其十二)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绝句(其十三)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绝句(其十四)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