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子寄宿中林

只在此林庐,同欢不同宿。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

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林中寄宿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只在此林庐”,点明了地点,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接着“同欢不同宿”表达了与友人共享欢乐,但各自安寝,体现了友情的纯粹与独立。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描绘了友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读书声和创作诗句来增进友谊,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描述了雨后的清晨,诗人独自在幽静的轩中吟诗至天明,表现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写出了诗人清晨起床后,整理仪容,放开心绪,远眺美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光影,以及房前屋后的清新绿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则以动植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池中的鱼儿在水面上轻轻荡起涟漪,山谷中的鸟儿在竹林深处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通过自然的耳目之乐得到放松,让心灵得以舒展。

最后,“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总结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即使只是浅浅地进入,也感到无比的喜悦,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与心灵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上

前山白一点,林木未分晓。

凉露濯素辉,薄云承初照。

虚壁乍流光,隔帘看尚窅。

形式: 古风

溪馆夜坐(其一)

空阶草露泫,乍闻凉雨滴。

不觉池流入,潮痕添一尺。

残月印波光,遥遥荡孤石。

风林叶一声,恍若有人迹。

形式: 古风

溪馆夜坐(其二)

开门无远近,淡漠孤烟生。

林光火乍迸,短桥人独行。

众鸟方归息,草虫时一鸣。

溪流杂雨响,断续间疏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溪馆夜坐(其三)

野竹乱无次,昏鸦栖不定。

灯寒四壁青,坐久春衣冷。

纷虑忽以閒,微酲亦初醒。

榻畔来疏钟,泠然发空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