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夏时甫晓山亭诗

夏君人中英,讷斋天下士。

襟期脩篁友,节操孤松比。

大书晓山扁,山色来棐几。

爱此朝气爽,未明揽衣起。

讷斋我妇翁,颇曾窥涯涘。

结交折辈行,逢人说夏子。

因读晓山吟,令我慨生死。

人世亦何为,仕宦聊尔尔。

孰知死不朽,香名垂千祀。

此人不复得,此诗谁能似。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夏君才德出众,讷斋堪称天下贤士。
他的胸襟像修竹般高洁,节操如同孤松一般坚韧。
书房悬挂着大字条幅,清晨山色映在棐木几案上。
喜爱这早晨的清爽,天还没亮就穿衣起床。
讷斋是我的岳父大人,他曾深入理解人生哲理。
他结交各阶层朋友,常向人提起夏子的美德。
阅读晓山的诗篇,让我深感生死之义。
人生究竟为何,做官也只是如此罢了。
谁料想,死亡并非终结,名声却能流传千年。
这样的人再也遇不到,这样的诗又有谁能写出。
此刻正适合刻碑铭记,让方山与之相映成趣。

注释

夏君:才华出众的人。
讷斋:贤士的别称。
襟期:胸怀。
脩篁友:高洁如修竹的朋友。
节操:道德操守。
孤松比:比喻坚贞不屈。
大书:大字条幅。
晓山扁:晓山的题字。
棐几:用榧木做的几案。
朝气爽:早晨的清新空气。
妇翁:岳父。
窥涯涘:深入理解人生哲理。
折辈行:跨越辈分的交往。
夏子:对夏君的尊称。
晓山吟:晓山的诗作。
慨生死:感慨生死。
仕宦:做官。
聊尔尔:姑且如此。
孰知:谁知。
不朽:永垂不朽。
香名:美好的名声。
千祀:千年。
此人:指夏君。
此诗:指晓山的诗。
刻石:刻碑纪念。
方山:地名,可能指刻碑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写给好友夏时甫的,表达了对夏君的敬仰和对其晓山亭的赞赏。诗中将夏君比喻为人中的精英,讷斋(可能为夏君的号)被赞誉为天下有德之士,其品格如同修竹般高洁,节操坚贞如孤松。诗人描述了晓山亭的环境清雅,早晨山色映照在棐几上,令人神清气爽,他深受感染,清晨即起。

袁甫提及自己通过与夏君交往,了解到他的深厚学识和高尚情操,常向他人夸赞夏子。读到夏君的晓山吟,引发了他对生死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仕途不过如此,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品德流传后世。他感叹夏君已逝,这样的贤人不再,而这样的诗歌也难以再有。最后,袁甫建议将夏君的诗刻于石上,使之与方山相映成趣,以永久纪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对诗歌的评价,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美德的崇尚,具有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0)

袁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赓周纯甫求归三首(其三)

人生何处是知音,契合端由一片心。

瞥见先生清苦貌,吾儿且喜不埋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赓周纯甫求归三首(其二)

苦过重阳赋式微,黄花剩插两三枝。

对花酬酒坚盟约,依旧黄山唱和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趣诸友观牡丹

天工不管国香奇,流落民家识者希。

特地邀宾宾不至,国香也是少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题英烈庙

二难千载牛山事,压尽当年虎帐功。

始屈终伸天赫赫,皇家特地侈真封。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