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桐江波上一羊裘,钓得声名隘九州。
天子曷尝遗故旧,先生不肯事王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开篇“桐江波上一羊裘”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环境,隐者身着羊皮裘,独自于桐江波涛中钓鱼,这是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生活写照。“钓得声名隘九州”则表明隐者的高洁品行和不问世事的态度,虽身处一隅,却有超凡脱俗的名声传遍九州。
“天子曷尝遗故旧”一句,透露出隐者对过去与君王交往的记忆,但现在君王虽试图以往日的情谊相留,隐者却已经心如止水,不为世间荣华所动。最后,“先生不肯事王侯”则直接点出隐者的坚定立场,不愿再涉足仕途,与王侯打交道,这是对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隐者高洁情操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生活哲学。
不详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萍水相逢无定居。同在他乡,又问征途。
离歌声里客心孤。花尽园林,水满江湖。
烟树微茫带岸蒲。何处长沙,何处洪都。
要知安稳到家无。千里征鸿,一纸来书。
折得月中枝,坐惜青春老。
及至归来能几时,又踏关山道。满眼秋光好。
相见应须早。若趁重阳不到家,只怕黄花笑。
冷蕊閟红香,瘦节攒苍玉。
更著堂堂十八翁,取友三人足。
惜此岁寒姿,移向屏山曲。
纸帐熏炉结胜缘,故伴仙郎宿。
人自蕊宫来,微步香云拥。
小试樽前白雪歌,叶叶秋声动。
一剪艳波横,两点愁山重。
收拾眉尖眼尾情,作个鸳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