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四)

春服亦既成,舞雩偕童冠。

及门各言志,圣有与点叹。

古来贤豪士,出身当世难。

晚节尤难持,百里九十半。

幼安老依辽,孔明卒扶汉。

泉石岂本怀,风云要长算。

商歌望南山,长夜何时旦。

宁诮狂夫狂,毋为漫叟漫。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杂诗(其四)》描绘了春天里穿着新衣,与孩童们一同前往舞雩台的情景。诗中通过孔子赞赏曾点的故事,引出对古代贤能之士在乱世中坚守理想、晚节愈坚的感慨。诗人以“幼安老依辽”和“孔明卒扶汉”为例,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仍怀抱大志,不改初衷的决心。他以“商歌望南山,长夜何时旦”寄托对黎明到来的期盼,最后以自嘲的方式,表示宁愿被人嘲笑狂放,也不愿随波逐流,显得个性鲜明,立场坚定。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58)

郭曾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五)

分利日以众,生利口以微。

往在承平日,已有人满疑。

客从故乡来,欲语先涕洟。

小民勤四体,未赡八口饥。

兵火所摧残,敲剥及膏脂。

重以灾疫继,道路皆积尸。

回视显宦辈,累累拥金赀。

富者力兼并,贫者无立锥。

物穷有必反,勿谓彼蚩蚩。

吾亦游食徒,内愧当语谁。

一饭无兼味,一缊无余衣。

且办一身瘠,敢问天下肥。

形式: 古风

韬斋主人出示其先王父九九消寒图手迹属题

十日一水五日石,昆仑方壶侈真迹。

不如渲染没骨图,装堂铺殿精楷模。

怒气作竹喜气兰,风枝雨叶来无端。

不如流传喜神谱,小蕊大开足意趣。

九九谚出田家志,剪纸调脂近游戏。

谁欤运腕妙写生,展卷雅人见深致。

一阳来复天地心,次第春光静可寻。

瑶草琪花石供古,重茵复幕画堂深。

东南半壁烽烟靖,荣光出河通瑞应。

云台上将数高勋,官阁水曹自清兴。

五十年来手泽存,摩挲故物重瑶琨。

曾供乙览睿思殿,好伴新图水竹村。

灿烂云章亲弁首,子子孙孙当世守。

渡江又见岁华新,珍重亭前旧垂柳。

形式: 古风

钞吴野人陋轩诗一册书后

陶杜而还有此诗,渔洋确士未真知。

苦吟落得身贫贱,残烬应关鬼护持。

上座敝衣名士会,荒丘宿草故交悲。

篝镫录罢重寻讽,益信潘翁不我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韬斋见示所模王廉州烟树晴峦横卷属题

老生有常谈,无欲观其妙。

覃溪借评画,下士皆大笑。

岂知至人心,如镜常皎皎。

燕处谢荣观,超然尘壒表。

四王擅名家,古逸惟元照。

晴窗偶展卷,借题抒腹稿。

疏林带茅屋,风帆逐飞鸟。

一重一掩间,烟云互萦绕。

直与造化游,匪矜神貌肖。

旷林日干戈,庸流空自扰。

扁舟者谁子,危坐方持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