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一)

天街雨歇槐飞花,镇东新府腰青緺。

晓排阊阖辞玉皇,肃斋先过文德衙。

赤墀再拜升东涂,赭袍前对明朱霞。

公行早为上所器,恩言褒宠何光华。

翰林紫微文章公,欢然惜去宴头加。

东堂西府争落笔,诗艳万丈灵星槎。

行周四方心尚壮,劲气晚节开胡沙。

东南便乡久思归,翠岩白水得地嘉。

秋风鲈鱼正鲜肥,旗鼓满城看过家。

吾乡禹功有馀烈,旧俗质厚民不哗。

比年天时苦荒札,大资公已勤栉爬。

行当下车镇清和,仁贤相继自足夸。

蓬莱到日望三山,海波浸眼穷天涯。

酒浓诗豪真乐都,莫为画船留若耶。

公才甚高宜大用,归来禁鼓听新挝。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程给事即将赴任越州知州的情景,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程给事的才华、品德以及他即将面临的职务的重要性和挑战。

首句“天街雨歇槐飞花”描绘了雨后初晴、槐花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程给事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接着,“镇东新府腰青緺”一句,通过官服的颜色,暗示程给事即将进入新的职位,肩负重任。

“晓排阊阖辞玉皇,肃斋先过文德衙”描述了程给事在清晨向皇帝辞行,然后前往文德衙门准备工作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职责的尊重和认真态度。

“赤墀再拜升东涂,赭袍前对明朱霞”进一步描绘了程给事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形象,以及他受到的尊敬和荣誉。

“公行早为上所器,恩言褒宠何光华”表达了程给事因其才能和品德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嘉奖,彰显了他的卓越成就。

“翰林紫微文章公,欢然惜去宴头加”则赞扬了程给事的文学才华和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同时表达了对他即将离开的惋惜之情。

“东堂西府争落笔,诗艳万丈灵星槎”描绘了程给事在任职期间,不仅在政务上有出色表现,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影响深远。

“行周四方心尚壮,劲气晚节开胡沙”赞扬了程给事的坚韧不拔和远大的志向,即使在晚年也依然充满活力,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东南便乡久思归,翠岩白水得地嘉”表达了程给事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即将前往的越州的期待和喜爱。

“秋风鲈鱼正鲜肥,旗鼓满城看过家”描绘了程给事即将到达越州时的景象,预示着他的到来将为当地带来繁荣和活力。

“吾乡禹功有馀烈,旧俗质厚民不哗”赞扬了程给事来自的地方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淳朴,预示着他将在这里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比年天时苦荒札,大资公已勤栉爬”提到过去几年的自然灾害,程给事已经为此付出努力,为即将到来的治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行当下车镇清和,仁贤相继自足夸”表达了程给事即将到任时,人们对其治理能力的期待和信心。

“蓬莱到日望三山,海波浸眼穷天涯”描绘了程给事对未来的展望,希望他能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达到更高的境界。

“酒浓诗豪真乐都,莫为画船留若耶”表达了对程给事的祝福,希望他享受生活,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

最后,“公才甚高宜大用,归来禁鼓听新挝”总结了对程给事的高度评价,期待他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并祝愿他归来时能听到新的鼓声,象征着他的成功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程给事个人品质、才华、职责和未来期望的描绘,展现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修养和治理能力的重视。

收录诗词(4)

沈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二)

千兵督府占楼居,刻锁君门一夕虚。

为厌承明新递直,却探禹穴旧藏书。

家头鼓角闻初近,座上湖山画不如。

一道政清貔虎肃,四星密拱紫微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寒亭山壁

元子此始来,大暑生冻骨。

名亭阳崖角,高文犹仿佛。

我行冰雪天,噤语揖风物。

银江走碧涨,九疑抱云窟。

它年名不磨,至者戒无忽。

形式: 古风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元稹唐朝辅相材,全家曾住小蓬莱。

公今得请为藩去,事异当时谪宦来。

雅意未应亡魏阙,归心且喜过苏台。

茂林修竹仁风动,紫蟹黄柑宴席开。

听讼初承召公后,递诗须继乐天才。

政成不待三年报,入告谋猷岂晚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谢王介甫

一路生灵陡顿贫,庙堂康济岂无人。

君王若问茶租日,请把茶租乞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