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乡愁与独行旅人的哀伤情怀。"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之路上的艰辛和对亲人、故土无法即刻团聚的无尽忧伤。每一声猿啼都如同刀割心肺,令人难以忍受。
接着的"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孤寂与苍茫。诗人身处遥远的地方,心中却惦记着千里之外的家园,他一人在高山峻岭之间独自行走,这种画面令人感到一种无边的悲凉。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凄清景象。瘴雨将神女庙围困,蛮烟则是夜色中夜郎城的寂静,这里不仅有自然环境的荒凉,还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感,增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恐惧与不安。
最后的"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似乎在对某个人说,请暂且倾听我这哀伤的声音,我期待有一天,天空将变成清澈如洗的蓝色,那时旅途也许就会变得平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五代吴至南唐初年诗僧。吴让帝大和七年(935)至南唐中主保大四年(946),曾书碑三通,刻石于寿州。又与齐己有过从。事迹见《宝刻类编》卷八、《唐诗纪事》卷七七。《全唐诗》存诗6首
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
可堪随北雁,迢遰向南天。
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
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钟断危楼鸟不飞,荧荧何处最相宜。
香然水寺僧开卷,笔写春帏客著诗。
忽尔思多穿壁处,偶然心尽断缨时。
孙康勤苦谁能念,少减馀光借与伊。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
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戟立嗔髭鬓,星流忿眼睛。
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