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诗(其三)

融抱回曲照,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逍遥期西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月光融入弯曲的水面,明亮如镜中的景象。
仔细观察,心中没有遗漏,摒弃执着的幻想。
追逐梦想,忘记起点和终点,深入幽境仿佛旧游。
借此情境,感受神韵风采,期待在西方的赏识中自由自在。

注释

融:融合。
抱:环绕。
曲照:弯曲的水面反射。
熙:明亮。
鉴:镜子。
谛览:仔细观察。
遗心:遗漏内心。
虚求:摒弃执着的追求。
滞想:固执的想法。
追梦:追逐梦想。
始终:起点和终点。
通幽:深入幽境。
宛如:仿佛。
藉此:借此。
会:感受。
神姿:神韵风采。
逍遥:自由自在。
期:期待。
西赏:西方的赏识。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念佛三昧诗(其三)》,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遵式。诗中描绘了佛光普照的景象,光线回旋犹如明镜中的影像,给人以清晰而深邃的感受。诗人通过观察这景象,达到了一种心境空灵、无欲无求的境地,仿佛在梦境中追寻佛法的究竟,心灵得以通达幽深。他借此体验到了佛的神韵,期待在修行中达到超然的逍遥,享受西方极乐世界的赏赐。整首诗寓禅意于自然景象之中,体现了佛教修行的静观与超脱。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佛三昧诗(其二)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托,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念佛三昧诗(其一)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形式: 古风

念佛三昧诗(其四)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放生慈济法门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馀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啖。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救我厄难者,菩萨大檀那。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