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郭宪副天谷入贺万寿二首(其一)》。诗中以骊歌起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
首句“骊歌声里重踟蹰”,以骊歌作为背景,营造出离别的氛围,通过“重踟蹰”这一动作,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接着,“为忆当年寄事馀”,转而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兼隐自开秋宪府,祝釐行指太清居”,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友人的身份和生活状态。友人不仅隐居,还自开秋宪府,过着清静的生活;同时,他还在太清居中进行祭祀活动,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性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枫宸尚忆明光草,桃观难消月旦书”,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成就的追忆。枫宸和明光草可能指的是友人曾经的辉煌时刻,而月旦书则暗示了友人在学术或道德上的卓越表现。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过去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最后,“十载鱼肠空在袖,烟波何处式吾庐”,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无奈。鱼肠空在袖,暗示了友人虽怀才不遇,但依然保持内心的坚韧;烟波何处式吾庐,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过往成就的深情回顾,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