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爱仙人好,相将隐玉壶。
不知花主意,肯割数枝无。
这首诗以花与仙人的互动为题材,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花爱仙人好,相将隐玉壶",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花儿对仙人的喜爱,它们愿意跟随仙人隐居于玉壶之中,暗示了花儿与仙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和情感联系。"不知花主意,肯割数枝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提出疑问:如果花儿有意愿,仙人是否愿意割下几枝花来满足花儿的愿望呢?这种问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悬念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超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花与仙人之间超越现实的亲密关系,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一弹一鹞子,一曲一鹌鹑。
忙杀铁桥老,童儿绕锦茵。
墨花风雨乱,写出尽稏兰。
似有兰膏滴,香含清露寒。
小小黄山笋,移来画册中。
英州那有此,尺寸亦华嵩。
十五乘潮女,清歌过若耶。
因生西子地,颜色艳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