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母训

藐孤幸有托,一线书种留。

辛苦四十年,泪枯心未休。

从政居大夫,国恩亦已优。

秦中十五城,一箸兼为筹。

万命倚生死,焉可私殖谋?

大本贵先立,清风领诸侯。

廉泉可以饮,腹满他何求。

喜儿赤子心,虑儿骨不遒。

引索驭奔马,一蹶缰难收。

勿逐骁腾飞,信道从天游。

上以酬君恩,下以解亲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述母训》由清代诗人方正瑗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母亲教诲的深刻反思与铭记。诗中不仅蕴含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政治责任与个人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藐孤幸有托,一线书种留”描绘了在孤独中得到母亲教导的幸运,如同一线光明,留下知识的种子,寓意母亲的教诲如同灯塔,照亮了诗人的成长之路。

“辛苦四十年,泪枯心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辛勤劳作、无尽付出的深切感怀,即使泪水干涸,内心对母亲的爱与敬仰却永不消逝。

“从政居大夫,国恩亦已优”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回顾,虽然享受着国家的恩惠,但心中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强调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责任与忠诚。

“秦中十五城,一箸兼为筹”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万命倚生死,焉可私殖谋?”强调了在面对生命与权力时,不应追求私利,而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本贵先立,清风领诸侯”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政治才能引领诸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廉泉可以饮,腹满他何求”通过比喻,表达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认为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远胜于物质的追求。

“喜儿赤子心,虑儿骨不遒”体现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希望孩子保持纯真善良的心,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引索驭奔马,一蹶缰难收”形象地描绘了在权力与欲望面前,如何保持自我控制,避免误入歧途。

“勿逐骁腾飞,信道从天游”鼓励人们追求真理与道德,而不是盲目追逐权力与地位,强调了信仰与道德的重要性。

“上以酬君恩,下以解亲忧”最后总结了诗人对母亲教诲的回应,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以及对家庭的关爱与照顾,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政治、道德、家庭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6)

方正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度秦峪岭至商州与王刺史

梯云数千级,忽登秦峪顶。

群壑马蹄下,商颜尚延劲。

风过虎气腥,山荒草木警。

民脂竭土祠,落日丹青冷。

射矢黄沙冈,鸣钲药子岭。

百里多陶烟,十人九垂瘿。

下鞍问疾苦,农樵意自聘。

刺史政不苛,安居乐乡井。

夜黑月未上,灯火散林影。

形式: 古风

关西书院落成示诸生

西岐圣人邦,治化隆终古。

粤自汉唐来,功利杂尊俎。

今兹礼乐备,文明会当午。

未免征战馀,习俗尚黩武。

青袍少业儒,铁衣多擒虏。

岂知陕右地,原为理学薮。

读书不讲道,忠信便无主。

笥中岁赐金,买得百弓土。

筑屋跨山河,聊以蔽风雨。

矜式祀二贤,诸生聚三辅。

学为圣人徒,方圆就规矩。

何人非颜曾,何乡非邹鲁。

殊途而同归,狂狷各有取。

勿谓岐阳遥,流风动钟鼓。

形式: 古风

嘉峪关登筹边楼时宁远查大将军入觐

金锁严关绝塞开,旅人乘兴上楼台。

天山雪影浮空去,瀚海风声卷地来。

揽辔平生微有志,筹边万里愧无才。

遥闻戍鼓传呼急,内召将军拔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放罗浮蝶

八幅裙开叶叶新,金笼初放翅如轮。

神仙自合离尘网,颜色由来误美人。

莫向花边迷旧影,好从洞口觅前身。

蛮烟蜑雨还家路,飞破江南一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