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感

酒酣忽不适,枨触登高台。

天门亦咫尺,浩浩秋风来。

造化谁办此,与世为百哀。

阴云郁万里,杀气何崔嵬。

其下多战死,白骨萦紫苔。

自从鼎湖去,日积昆明灰。

痈溃谁所养,误国首庸才。

桓桓郭尚父,骑箕竟不回。

忧勤贻庙堂,未惜毂屡推。

移军或开府,诏书必亲裁。

授钺为上将,专阃无疑猜。

征募遍诸道,算缗急于雷。

微胜张首级,殊锡出上台。

传言侍中貂,峨峨遍舆台。

至竟儿戏略,但闻坚城颓。

今年弃湘汉,明年失江淮。

朝闻两河破,夕报三晋摧。

齐鲁千余里,卷地无蒿莱。

神京亦震荡,中原何有哉。

苍生实何罪,浩荡罹此灾。

亡者日山积,血肉厌虎豺。

存者能几何,生意如枯荄。

虚秏在闾里,国计必与偕。

朝廷于赤子,如民保其孩。

一旦不并活,为计当析骸。

元气日沦丧,滔天方未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廷璋的《秋日杂感》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景象。诗人在酒后登高,眼前是天门近在咫尺却秋风浩荡,感叹大自然的壮丽与世事的悲哀。他借阴云密布、杀气崔嵬的景象,寓言国家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白骨丛生,历史的创伤累累。诗人痛斥当政者的无能和误国,提及郭尚父等英雄人物的悲剧,以及朝廷决策的草率和征敛的急切。随着战局的恶化,诗人忧虑国家元气日益丧失,百姓遭受深重灾难,生灵涂炭。

诗中充满了对黎民百姓的深深同情,以及对朝廷未能妥善保民的批判。诗人呼吁,若不能共度时艰,至少应让生存者得到基本的保障,否则国计民生将一同衰败。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收录诗词(10)

孙廷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出城访莼客则出游南湖诸寺矣次日柬寄

春阴币地雨骑月,新涨拍天城枕湖。

有时轻赍就箬艇,想见练带悬薇壶。

茶烟寺寺水杨柳,村瀑崦崦山鹧鸪。

题诗到处穷屐齿,吁嗟谢公今岂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云栖禅院留题(其一)

丈室天花倚翠屏,定中一磬落秋冥。

鬓丝旧感都除起,听讽莲华小品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云栖禅院留题(其二)

十载重参竹屋镫,栖间心诺了无凭。

明朝又踏江声去,苦忆南廊打睡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洋河道中写怀

畅好清秋碧玉卮,苏台十日醉杨枝。

却抛银甲弹筝夜,来逐黄皮缚裤儿。

江上鱼龙愁战伐,山中猿鹤怨奔驰。

封侯第一归来早,莫到韦娘宛转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