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丞平黎次韵二首(其一)

将校桓桓出戍城,中丞按剑自提兵。

天戈直指欃枪落,汉垒遥连云电生。

琼海天开鲸浪静,雷阳秋听凯歌清。

丈夫许国报天子,不数燕然空勒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将领翁万达在平定黎族叛乱时的英勇事迹和辉煌战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壮阔。

首句“将校桓桓出戍城”,以“桓桓”形容将领的威武英姿,他们从守卫边疆的城市出发,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猛的气概。接着,“中丞按剑自提兵”,点出中丞(即中央派来的高级官员)亲自率领军队,显示了朝廷对此次战役的重视和支持。

“天戈直指欃枪落”,形象地描述了军队的进攻态势,如同天降神兵,直捣敌巢,将敌人彻底击溃。“汉垒遥连云电生”,则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烽火连天,战云密布,仿佛连绵不断的闪电照亮了夜空,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紧张。

“琼海天开鲸浪静”,通过比喻手法,将平静的海面比作被打开的天空,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雷阳秋听凯歌清”,进一步渲染了胜利的喜悦,秋天的雷声中传来清脆的凯旋之歌,表达了人们对胜利的庆祝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丈夫许国报天子,不数燕然空勒名”,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天子的信任,不惜一切代价,他们的功绩将被铭记,超越了古代燕然山上刻字的荣誉,强调了忠诚与奉献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志,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统一的期待。

收录诗词(87)

翁万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蔡中丞平黎次韵二首(其二)

建牙吹角绕边城,高鸟应知避汉兵。

欲使宝刀归渤海,不妨投笔效班生。

凯书捷奏龙颜动,画舫归来图笥清。

粤国江山千载后,儿童犹识令公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太平小晏游可斋韵

才华文藻今谁同,君有当年邺下风。

杳杳联江浮彩鹢,娟娟遵渚媚云鸿。

筵开幸枉瑶轩过,歌罢还看龙剑雄。

入夜留连挥候吏,故人心事酒杯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张静峰诸公泊舟登钟鸣洞得钟字二首(其一)

落日半江江上峰,岩开面面金芙蓉。

何年鬼斧凿天巧,入夏烟花迟客踪。

船锁暮云喧聚缆,石鸣空洞扣悬钟。

行边兼得探灵异,适兴何须谷口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同张静峰诸公泊舟登钟鸣洞得钟字二首(其二)

洞口玲珑垂玉钟,仙山绛节偶相从。

枫林初听蝉声度,银汉倒看峰影重。

呼酒共依丹灶湿,题名应有紫霞封。

他时鱼鸟解相忆,不是巫阳云雨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