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度的作品,以虎为象征,通过描绘虎岩下猛虎的形象,寓言深刻。"虎岩岩下虎,咬人齿不露",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老虎的凶猛与隐忍,不轻易暴露其攻击性。"踞地坐眈眈,南北无行路",进一步描绘了老虎威严地守在自己的领地,阻断了来往的道路,象征着权威和震慑力。
"翻身一掷更无踪,虚空拍掌须弥舞",老虎的动作夸张而有力,翻转腾跃间消失无影,犹如须弥山般的巨大能量在虚空中舞动,展现了老虎的神秘与力量。"万象森罗,一时痛苦",则借老虎的威势,暗示世间万物在它的面前都显得渺小和无助。
最后两句"石人木人泪如雨",看似与前文的虎无关,实则可能寓意着在面对强大的力量时,即使是石头和木头(象征着无生命的事物)也会感到恐惧,泪水如雨,揭示了面对无法抗衡的力量时人们的无奈和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虎为载体,寓言深沉,表达了对强权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弱者命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