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题硖川佳胜图》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美景的画卷。
首句“昔有紫薇郎,登眺东西山”,以“紫薇郎”这一古代官职象征高官,暗示曾经有位高官在此地登高远眺,留下了一段佳话。接着“持节去不返,名留天地间”两句,表达了这位官员虽已离去,但其名声却永存于天地之间,寓意深远。
“我尝览陈迹,行寻顾况宅”两句,诗人亲自探访了历史遗迹,寻找着古人生活的痕迹,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峨峨读书台,苍烟锁荆棘”描绘了读书台的雄伟景象,以及周围被苍烟笼罩、荆棘丛生的荒凉之感,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仙翁葛稚川,丹井尚依然”提到葛洪,一位著名的道教炼丹师,他的丹井至今仍保存完好,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井畔长松树,不闻啼杜鹃”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鸡鸣海波赤,东望榑桑日”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鸡鸣声中,海面泛红,东方的日出如同从榑桑树中升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六寺发鲸音,长林起萧瑟”则描绘了寺庙中的钟声悠扬,树林中传来阵阵萧瑟之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俱胝天竺来,一喝洞门开”引用佛教故事,描述了来自天竺的僧侣以一声喝令,洞门自动开启的情景,体现了佛法的神秘与力量。
“凿厓閟灵迹,老石封莓苔”描绘了悬崖峭壁上隐藏着的神秘遗迹,以及被莓苔覆盖的老石,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回看山下路,超然起黄雾”则以回望山下的景象,引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黄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最后,“憧憧往来人,日中自旁午”描绘了忙碌的人群在正午时分穿梭于山间,与前文的超然形成对比,突出了人间的繁忙与自然的宁静。“关西供奉孙,两峰青到门”提到关西供奉孙,两座青山映入眼帘,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微风生绮席,明月落清尊”描绘了微风吹过,绮席轻摇,明月洒落在酒杯中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浪漫。“乘閒来访我,中流浮一舸”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江中泛舟,享受闲暇时光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雅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