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罴岭

薄游每违己,兹行遂登危。

峻阪荡胸立,恍若对镜窥。

传呼半空响,濛濛上烟霏。

木末见前驱,可望不可追。

跻攀百千盘,有顷身及之。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

高木傲烧痕,葱茏茁新荑。

春禽断不到,惟有蜀魄啼。

谓非人所寰,居然见锄犁。

山农如木客,上下翾以飞。

宁知有康庄,生死安崄巇。

室屋了无处,恐尚橧巢栖。

安得拔汝出,王路方清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黄罴岭的艰难旅程与所见所感。开篇“薄游每违己,兹行遂登危”表达了诗人虽不情愿却不得不踏上危险之旅的心情。接着“峻阪荡胸立,恍若对镜窥”生动地描绘了山路陡峭,仿佛站在镜子前般清晰可见的景象。

“传呼半空响,濛濛上烟霏”写出了登山途中,呼喊声在空中回荡,雾气弥漫的景象。而“木末见前驱,可望不可追”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能看到前方的引导者,却无法追赶的无奈。

“跻攀百千盘,有顷身及之”描述了诗人不断攀爬,最终到达山顶的过程。“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则通过触碰白云却无法摘取,感受到云雾的湿润,展现了山顶的清凉与神秘。

“高木傲烧痕,葱茏茁新荑”描绘了山顶树木茂盛,即使经历过火灾痕迹,依然生机勃勃,新芽生长的景象。“春禽断不到,惟有蜀魄啼”则通过鸟儿的稀少和蜀地特有的鸟叫声,营造出山顶的寂静与孤独。

“谓非人所寰,居然见锄犁”表达了诗人惊讶于在如此偏远之地竟然见到耕作的痕迹,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山农如木客,上下翾以飞”将山农比作自由飞翔的木客,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宁知有康庄,生死安崄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勇往直前。“室屋了无处,恐尚橧巢栖”则通过想象山民可能居住在树洞中,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最后,“安得拔汝出,王路方清夷”表达了诗人希望帮助山民走出困境,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其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黄罴岭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薄晚吏卒鬨云渐近祁阳路已平夷皆有津津之色

朝登赤土岭,暮入黄泥谷。

春江弄花月,归梦恍在目。

觉来行路难,杜宇叫高木。

凹中泥没踝,凸处石齧足。

坐舆我尚病,想见肩舆仆。

衡阳复祁阳,可暂不可宿。

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

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人生本无闷,逆境要先熟。

不从忧患来,安识平为福。

夷涂不常遇,历险始知足。

形式: 古风

书浯溪中兴碑后

三颂遗音和者希,丰容宁有刺讥辞。

绝怜元子春秋法,都寓唐家清庙诗。

歌咏当谐琴搏拊,策书自管璧瑕疵。

纷纷健笔刚题破,从此磨崖不是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甚狭一石涧耳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

一水弯环罗带阔,千古零陵擅风月。

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

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

泽及溪流不庇身,付与后来商巧拙。

我欲扁舟穷石涧,春涨未生寒濑咽。

纷红骇绿四山空,惟有风篁韵骚屑。

清溪东去客西征,钴鉧潭边聊驻节。

何时随汝下潇湘,归路三千橹伊轧。

形式: 古风

宿清湘城外田家

驱马力犹彊,奏床身始疲。

浮浮云拂帐,潏潏水鸣篱。

未熟灯前梦,闲寻道上诗。

湘中多夜雨,客枕最先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