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怀(其二)

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

可怜率土民心固,端为当年圣泽流。

此去会看还北狩,夜来先梦到东州。

尊君正是吾侪事,可但南冠学楚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分别后已度过十九个春秋,伤心千里之外寄信问候。
令人怜惜的是全国百姓心向稳固,这都是当年圣明君恩流传的结果。
这次离去,预料将来会像古人北狩归来,夜晚梦中已先至东州。
您的父亲正是我们这类人的榜样,怎能只效仿囚徒在南方忍受屈辱。

注释

一别:分离。
成均:古代的大学。
十九秋:十九年。
断肠:极度悲伤。
致书邮:寄信表达思念。
可怜:令人同情。
率土:全国。
民心固:民心稳定。
圣泽:圣明君主的恩泽。
会看:预料。
北狩:古时帝王出猎,此处比喻回归。
东州:指代故乡或其他重要地方。
尊君: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吾侪:我们这些人。
南冠:囚犯的帽子,代指囚徒。
楚囚:被囚禁的人,这里指遭受屈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表达了时间流逝、分别久远以及跨越遥远距离寄送书信的情感痛苦。"可怜率土民心固,端为当年圣泽流"则是诗人对故土人民坚守不变的眷恋,以及对历史上圣君恩泽的怀念。

接着的"此去会看还北狩,夜来先梦到东州"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可能重返北方狩猎之地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在夜晚就已经梦见了东州的情景。最后一句"尊君正是吾侪事,可但南冠学楚囚"则是在表达对尊贵之人的思念和关切,以及诗人自己可能身处囹圄,学习古代楚国囚徒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未来某些事件的期待与关切,勾勒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秋日书怀(其三)

到齐何日醉青州,久矣平原困督邮。

避地未容行信步,汎江聊得卧安流。

望穷落鹜千山晚,梦断惊飙万壑秋。

安得尚方三尺剑,扫除骄寇献俘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即事三首(其三)

俛仰黄花集,澄清九月秋。

预愁新任迫,难为故人留。

风去山光合,江回水气浮。

何当脱羁绊,同办五湖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即事三首(其二)

今日知何日,西风正得秋。

天心方祚汉,人物合师留。

才略烦威敌,声名赖镇浮。

不妨临赋乐,汎汎有杨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即事三首(其一)

晚来何所喜,急雨洗新秋。

幸遂登高赋,应容遇胜留。

藕花明远近,鸥鸟任沉浮。

不用挥纨扇,何妨醉玉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