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虞美人·其二》描绘了作者在闭门独处时的感受,通过对风雨声和春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首句“闭门日日听风雨”,展现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风雨声更增添了内心的寂寥。接着,“不道春如许”表达了对春天悄然来临的惊讶,暗示了岁月匆匆。
“老来犹自爱看花”,透露出诗人即使年岁渐长,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及至看花双眼被愁遮”,又揭示了愁绪对欣赏美景的干扰,花儿虽美,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忧虑。接下来,“杏花不改胭脂面”,以杏花比喻美好的事物,即使在愁苦中,杏花依旧鲜艳如昔,但“愁里惊相见”,说明花与愁竟在诗人眼中交织,加深了他的哀愁。
最后两句“花枝犹可慰愁人,只是鬅鬙短鬓不禁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即使花枝再美,也无法抵挡岁月催人老,鬓发斑白的现实。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春光的喜爱,又有对衰老的无奈,具有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