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黄朝英所作的《端午》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与民俗风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首联“孟君此日钟英气,王凤今朝袭庆源”,开篇即以“孟”、“王”二字点明端午节的吉祥寓意,暗喻端午节是钟灵毓秀之日,蕴含着传承与繁盛的深厚文化根基。通过“钟英气”和“袭庆源”的描绘,展现出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神圣与尊贵。
颔联“五色呈祥文必显,丙时先诞位非尊”,进一步阐述了端午节的象征意义。五色代表五行,寓意着吉祥与和谐;“文必显”则暗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丙时,即午时,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此处用以强调端午节的重要时刻,预示着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端午节的地位与意义非同寻常。
颈联“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与饮雄黄酒。通过“兰汤备浴”这一细节,展现了荆楚地区的端午习俗,而“水马浮江”则形象地描绘了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寄托了人们对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因笑唐家公主騃,预令驰驿剪祗洹”,以幽默的口吻,对比了唐代公主在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与现代习俗的不同,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习俗传承与变化的思考。通过“騃”字(痴呆之意),讽刺了唐代公主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可能的不谙习俗,同时也暗示了端午节习俗在不同朝代间的演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黄朝英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与历史故事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文化深度,又不乏生动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