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春二月十日偕桑子材丁一鹤游殳山

野旷夫无际,山青雨乍晴。

路从鳌背上,人踏凤毛行。

谡谡松风细,辉辉竹日明。

浩歌犹未已,新曲和流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二月十日与友人一同游览殳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之美。

首句“野旷夫无际”,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引入,展现出山野的辽阔与空旷,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山青雨乍晴”一句,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山色青翠欲滴的景象,清新脱俗,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润与生机。

“路从鳌背上,人踏凤毛行”两句,运用奇特的想象,将登山之路比作从巨鳌背上走过,而人则如同在凤凰的羽毛上轻盈漫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登山过程中的轻松愉悦与自由自在。

“谡谡松风细,辉辉竹日明”描绘了山中松风细语,竹影斑驳的日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松风细语,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竹影日光,则是自然界最纯粹的美。

最后,“浩歌犹未已,新曲和流莺”两句,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放声高歌,歌声与山间流莺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喜悦,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登山体验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澄林客居二首寄良佐沈复东(其二)

高人戴安道,词客沈休文。

共喜成三友,何劳比五君。

园荒葵自种,水近竹宜分。

钟鼎非吾事,山中看白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紫微山严上人壁

鸡声催客起,一枕梦初醒。

日射千山赤,天垂四野青。

芙蓉元自好,蒲柳已先零。

海上兵戈后,夷歌不思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雨中漫成寄九龙山人

稚圭蛙两部,日夜成笙歌。

四月雨声恶,两山秋气多。

青苔生客舍,白水落官河。

怅望九龙客,扁舟难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杨德中见寄

五月大江满,白波如白云。

看山重约客,载酒试从君。

竹所宜频扫,桃源或未闻。

龙蛇今已远,麋鹿任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