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松禅师朝普陀

几年面壁礼空王,飞锡南询到海方。

大地山河归法界,孤云野鹤寄行藏。

月明鹫岭千花现,朝拥龙宫一苇航。

学道几人登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送云松禅师朝普陀》由明代诗人荣清所作,描绘了禅师云松朝圣普陀的壮丽景象与深刻寓意。

首句“几年面壁礼空王”,以“面壁”象征禅修的刻苦与静思,通过“礼空王”表达对佛法的虔诚敬仰,暗示云松禅师多年的修行与悟道过程。

“飞锡南询到海方”,“飞锡”形象地描绘了云松禅师行脚的轻盈与自由,“南询”则点明了他前往普陀山朝圣的目的。“到海方”既指地理上的远行,也暗含着心灵的探索与超越。

“大地山河归法界,孤云野鹤寄行藏”,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巧妙结合,大地山河在佛法的照耀下成为法界的一部分,孤云野鹤象征着禅师的行踪与心灵的自由,寄寓着禅师在修行路上的自在与超脱。

“月明鹫岭千花现,朝拥龙宫一苇航”,描绘了云松禅师朝圣途中的奇景,月光下的鹫岭仿佛千花绽放,象征着佛法的光明与智慧;而“一苇航”源自《庄子》,比喻云松禅师以简朴之物渡过人生的波涛,象征着修行者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心灵的彼岸。

最后,“学道几人登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表达了对云松禅师修行成就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在追求真理与解脱的路上,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到达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则是在感慨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漫长,以及对指引与帮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云松禅师朝圣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邃与禅宗思想的精妙,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荣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八日观浴佛

四月八日佛诞辰,宝华幢盖纷天人。

金盆兰水香馥郁,弱罗争浴梵王身。

我闻紫金光丈六,庄严相好称具足。

周遍毗卢亘十方,本然清净何烦浴。

众生心佛等非殊,四大由来非我躯。

安得菩提功德水,涤除阴浊现尼珠。

佛说无生亦无灭,洗尘洗体劳分别。

乘权应化尽虚空,海水无边月一切。

形式: 古风

宾娥台看枫叶

杪秋山色倍苍凉,游目高台乘夕阳。

三径青松落虚籁,千林红叶照横塘。

波澜阔大文章老,点染神奇造化忙。

桥畔鸟飞人影散,胸怀各餍好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竹茶炉

湘竹炉头细问禅,出山何事更何年。

渴心几度生尘梦,旧态常时守净娟。

刺史能留存物意,老僧还结煮茶缘。

题诗再读中书笔,千古清风一样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睢阳庙

玄元庙里泪初收,回首江淮水乱流。

结垒自能全大节,九重谁与赞奇谋。

力扶社稷心长在,气塞乾坤恨未休。

今日祠前瞻拜处,凛然遗像肃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