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其一)林钟羽,俗名高平调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注释

捎:一本作“梢”。
迭:一本作“送”。
行客。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西风破屐。
林下路,水边石。
念寒蛩(qióng)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瑞鹤仙(其一)林钟羽》。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泪荷抛碎璧" 这一句以泪比喻心中的哀伤,而“抛碎”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哀伤难以忍受,犹如珍贵的璧玉被无情地摔碎。"正漏云筛雨" 描述了一种细雨绵绵的氛围,时间仿佛在这细雨中悄然流逝,而“斜捎窗隙”则展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情。

"林声怨秋色" 这句中,“林声”指的是秋天树叶的飒飒声响,"怨秋色" 则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无奈与哀愁。接着的“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内心的忧郁和愁绪纷呈。

诗中还写到了“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剪尺”,这些意象丰富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冷清与静谧,也映射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无聊、燕去堂空" 则表达了词人的寂寞感,"旧幕暗尘罗额" 更加深了这种感觉。

“行客”一词,点出了词人此时的心境,是一个游子或旅者,而“西园有分”则透露出一种离别之情。"断柳凄花" 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而“似曾相识”则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这片土地和记忆的眷恋。

接下来的“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继续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而“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则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那听江村夜笛" 一句,更是在静谧的夜晚,通过听闻远处的笛声,来表达词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看雪飞、蘋底芦梢”一句,以雪代指岁月流逝,而“未如鬓白”则是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才华,也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其四)丙午重九

乱云生古峤。记旧游惟怕,秋光不早。人生断肠草。

叹如今摇落,暗惊怀抱。谁临晚眺。

吹台高、霜歌缥缈。

想西风、此处留情,肯著故人衰帽。闻道。

萸香西市,酒熟东邻,浣花人老。金鞭騕袅。

追吟赋,倩年少。

想重来新雁,伤心湖上,销减红深翠窈。

小楼寒、睡起无聊,半帘晚照。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虞美人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影/桃源忆故人.影咏香橙

黄包先著风霜劲。独占一年佳景。点点吴盐雪凝。

玉脍和齑冷。洋园谁识黄金径。一棹洞庭秋兴。

香荐兰皋汤鼎。残酒西窗醒。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解连环(其一)夷则商,俗名商调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