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易州界

塞北时闻铁马嘶,蓟门霜柳渐凄凄。

天边野烧连烽火,城下寒砧杂鼓鼙。

阴碛草荒狐队出,平原风急雁行低。

尊前不见悲歌客,易水东流何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时行的《经易州界》描绘了塞北边关的苍凉景象和战争氛围。首句“时闻铁马嘶”,以马蹄声象征战事的紧张与频繁,暗示了边境的不安定。接着,“蓟门霜柳渐凄凄”通过秋意渐浓的霜柳,渲染出一种萧瑟与凄凉的气氛。

“天边野烧连烽火”进一步描绘了战火连绵的场景,烽火与野火烧映天际,展现了边疆的动荡不安。而“城下寒砧杂鼓鼙”则从听觉角度描绘战鼓与砧声交织,营造出战乱中百姓生活的艰难与悲凉。

“阴碛草荒狐队出,平原风急雁行低”两句,通过狐狸群出没和低飞的大雁,描绘了自然环境的荒芜和季节的变迁,也暗含了战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尊前不见悲歌客,易水东流何日西”以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离散之痛以及对和平的期盼,易水东流的比喻寓言了时光流逝,而何时能再见欢聚,令人感慨万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的战乱景象,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感

三辅频年说募兵,黄龙羯虏几时平。

儿童月下吹芦管,半是秋风塞上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旅思二首(其二)

寒月下疏桐,清霜醉晚枫。

客心元自冷,不是为秋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宿山寺遇雨

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

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

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晓发京都

俗吏曾随计吏来,可堪复别凤城隈。

清时自辟公孙阁,此日虚经郭隗台。

夹路笙簧山鸟哢,向人颦笑野花开。

倚风南望沧江渺,拟上高堂寿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