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出山越高,云行月益忙。
树影遍空白,疏星避月光。
总非往者见,不从意内量。
聪明此一进,境界因久忘。
深坐庭露淹,山僧促回廊。
鼓钟奏天乐,经行重山堂。
暮楫动朝梵,初日升屋梁。
佛心光见日,林晖洞八方。
细雨霏日中,飞烟青逐黄。
出门绕山径,两道夹修篁。
茗根千百个,却于山隈藏。
径深见奇巘,云与戴云望。
因之曳竹杖,集伴凌高冈。
他年记此际,风花带天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虎岩的游历之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开篇"月出山越高,云行月益忙"表达了夜色渐浓,山影更加峻拔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之感。
"树影遍空白,疏星避月光"则是对夜晚静谧景致的描写,树影在夜幕中如同一幅画,而星辰则被明亮的月光所掩盖。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动态变化,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总非往者见,不从意内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这些景色并非寻常所见,也不是通过主观臆测可以衡量的。接着"聪明此一进,境界因久忘"则揭示出诗人在此刻体验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状态。
以下几句"深坐庭露淹,山僧促回廊。鼓钟奏天乐,经行重山堂。暮楫动朝梵,初日升屋梁。佛心光见日,林晖洞八方"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寺庙的静修生活,以及对佛法的追求和领悟。
接下来的"细雨霏日中,飞烟青逐黄。出门绕山径,两道夹修篁。茗根千百个,却于山隈藏"则是对山间细雨、游烟以及隐藏在山中的茗根(一种植物)的描写,这些生动的景象和物象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径深见奇巘,云与戴云望。因之曳竹杖,集伴凌高冈。他年记此际,风花带天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经历的珍视,以及希望将这份美好留存心中,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与超越世俗烦恼的心路历程。
不详
风日萧萧林翠开,支筇古寺独徘徊。
山中不怪无人识,十五年前一度来。
中年意与山林会,胜日身兼杖屦轻。
正有百钱堪独往,不将一赏负秋晴。
田田荷叶作老色,楚楚菊丛生细香。
落日空山归鸟尽,扶筇独自到池塘。
碧天如水水明霞,雁字横风一一斜。
袖手行吟不知晚,满川霜月浸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