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雪》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首句“莫怪寒云蔽日昏”以日暮时分云层遮天的场景开篇,暗示了大雪即将来临。接着,“雪花如浪洒乾坤”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壮观画面,将天地间装点得银装素裹。
诗人感慨“今年恨不高三尺”,表达了对雪量不足的遗憾,希望雪能再厚一些。对比“去岁何曾落一番”,去年的雪下得又大又深,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今年雪量的不满。接下来,“入地遗蝗虽已尽”暗指去年可能因雪灾而减少的蝗虫,如今雪后环境得到净化,但“绕枝饥雀奈相喧”则揭示了尽管蝗害消除,饥饿的鸟雀仍然在树枝间嘈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由来造化无兼美,且对春风浊酒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认识到完美不可能处处皆有,只能顺应时节,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春光。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