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宅三卜孝廉(其二)

大暮安可醒,一痛成千古!

岂真记玉楼,果为芙蓉主。

青枫照夜寒,薤露悲吟苦。

想君深闺梦,念切题名簿。

呜呼埋玉痛,暂寄他乡土。

仰天忽大叫,俯首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敦敏所作的《吊宅三卜孝廉(其二)》。诗中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大暮安可醒”以“大暮”喻指逝者已离世,表达出对逝者无法再醒来的无奈与悲伤。“一痛成千古”则强调了这份痛楚之深,如同划破历史长河的一道伤痕,成为永恒的记忆。

接下来,“岂真记玉楼,果为芙蓉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居住在华美的宫殿中,拥有如芙蓉般高贵的地位,暗示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身份与成就的追忆与敬仰。

“青枫照夜寒,薤露悲吟苦”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青枫在夜晚显得格外寒冷,薤露(一种草本植物)在哀悼中发出悲鸣,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痛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逝者的哀思。

“想君深闺梦,念切题名簿”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想象逝者在深闺中的梦境,以及对其功绩与名声的深切怀念,体现了对逝者个人生活的关怀与对其实绩的肯定。

最后,“呜呼埋玉痛,暂寄他乡土。仰天忽大叫,俯首泪如雨”四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悼之情。面对逝者的离世,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仰天长啸,泪如雨下,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里庄望山

平生不识西山路,望眼欣逢一霁颜。

两屐未穿幽磴险,孤峰遥接白云閒。

青松古寺来新雨,碧嶂晴□□□□。

□□□□□□□,□□□□□□□。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秘魔崖

振衣秘魔崖,灵山辟天窍。

陡壁俯千仞,树林森杳渺。

同向这里看,俨然若天造。

相传二青洞,古迹不可晓。

下山觉步奔,夕阳山更好。

平生惭健步,强踏西山道。

三百古寺中,安能穷其奥?

随意松林边,翱翔羡飞鸟。

匆匆一览间,应使山灵笑。

归卧下泽车,岸然烟霞貌。

形式: 古风

归途有怀敬亭

松溪石磴几幽栖,归路匆匆日又西。

若使惠连来此地,一时题遍古招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草屦次韵

散步偏宜野服轻,相怜赤足倍多情。

香山漫自飞云去,东郭还疑踏雪行。

碧草软承春有迹,瘦筇閒趁缓无声。

莫言朱户三千贵,歌啸年来问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