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凄雨。无绪。绿窗閒。春去如烟梦还。

晓屏绣云山外山。弯环。忆他眉黛寒。

十二朱阑凭恨遍。魂已断。又向星前见。冷香阶。

红没鞋。蝶来。扑风花堕怀。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河传》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以凄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逝之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开篇“凄雨”二字便奠定了全词哀婉的基调,雨滴落在心上,如同离人的泪水,让人不禁感伤。接着“无绪”二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纷乱与迷茫,无法梳理的情感如同乱麻,难以理清。在这样的背景下,“绿窗闲”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绿叶掩映下的窗户显得格外宁静,却也透露出一丝孤独。

“春去如烟梦还”一句,将春天的消逝比作轻烟,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梦回春日,却只能在梦中追寻,现实中的春天已经悄然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晓屏绣云山外山,弯环。忆他眉黛寒。”这一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晨曦初现,屏风上的云彩仿佛连绵不绝的山峦,而那弯弯的线条,仿佛是思念之人眉间的痕迹,寒意中蕴含着温暖。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思念之情更加生动可感。

“十二朱阑凭恨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十二层的朱红色栏杆,每一层都留下了主人公的思念与痛苦,她一遍遍地倚靠着栏杆,试图借此排遣心中的愁绪,但最终却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魂已断。又向星前见。”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灵魂深处的断裂感,即使在梦中也无法真正与思念之人相聚。再次回到星前相见,或许是对未来相聚的一种期盼,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却让这种期盼显得遥不可及。

最后,“冷香阶。红没鞋。蝶来。扑风花堕怀。”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冷香阶上,红鞋被落花染成红色,蝴蝶飞来,却只能扑向空中的微风,花儿坠入怀中,仿佛是主人公心中那份无法触及的美好。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河传》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意境之中,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深情感。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江南秋早,丛桂未华,连雨困人,大似熟梅天气,吴侬呼为木樨蒸,赋此以志清异

古帘烟雨过梅黄。又坐秋乡。

梦痕绿满西风树,未花开、先断人肠。

记向蕊宫亲折,姓名湿了天香。翠阴楼阁澹金装。

小麝吹凉。玉娘偷得潇潇谱,染吴丝、弹作清商。

一霎牵情主袖,几回消泪钿筐。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南乡子

柔舻小蘋乡。牢记朱阑近水房。

偏是落红迷径曲,回廊。觅著春风影亦香。

清靓睡时妆。笑摘花钿裹绣裆。

肌麝不禁衣澹薄,新凉。独自吹镫上玉床。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阳]韵

鬲溪梅令

堕怀凉月醒来空。梦还逢。人在垂杨影里唤青骢。

小楼裙衩风。涉江何意采夫容。冷香丛。

拾得蛮笺和泪署绡封。露花秋自红。

形式: 词牌: 鬲溪梅令

侧犯.天平山题壁

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

看列坐愁鬟许平揖。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

幽觅。正木落,千岩数声篴。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

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满袖松风,画秋无迹。

绿尽吴根,付谁收拾。

形式: 词牌: 侧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