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经(秀水)所作的《挽张双溪》。诗中通过对张双溪生前为国效力、远赴万里、战功赫赫的描述,以及对其逝世后墓地凄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国家英雄的崇高敬意。
首句“许国身曾万里还”,开篇即点明张双溪为国效力,不畏艰难,远赴万里,体现了其忠诚与勇敢。接着“蜀江尘土暗重关”一句,通过蜀江的尘土和重重关卡的暗喻,形象地展现了张双溪在征战中的艰苦历程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凄凉墓木今成拱,落日悲风满故山”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墓木成拱,象征着张双溪的英灵已归于宁静,但“凄凉”二字却透露出哀伤之情。落日、悲风、满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壮的氛围,不仅描绘了墓地的环境,也寄托了诗人对张双溪的深深怀念和对逝去英雄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既赞美了张双溪的英勇事迹,又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痛之情,体现了对国家英雄的崇高敬仰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