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与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情味与生活的乐趣。
首句“可是居官长子孙”,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员,同时又是一位子孙满堂的长辈。这既体现了权力与地位,也暗示了家族的传承与延续。接下来,“相逢一笑对琴樽”描绘了与子孙相聚时的轻松愉快氛围,琴声与酒杯交织,笑声与琴音共鸣,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新题不厌长题壁,熟客何妨屡过门”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家庭的温馨。新来的客人题字留念,主人并不嫌弃,反而欢迎;熟悉的客人频繁来访,主人也乐于接待。这两句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好客,也反映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
“岂待一占知跨灶,更期三索遇为阍”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态度。这里“一占”、“跨灶”、“三索”、“为阍”都是古代习俗或仪式,分别寓意着占卜、跨火灶祈福、三次敲门请求进入等,象征着对好运与成功的渴望。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兴旺的期盼。
最后,“人生乐事无过此,细向君家醉里论”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当前场景的赞美与满足。在诗人看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通过与读者分享这一场景,诗人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艺术,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与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通过人物的互动与情感的交流,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