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柳枝词(其一)

花草春来断客魂,杨枝只合伴桃根。

满湖碧水游船散,西月东风在寺门。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湖边的景色,以花草和柳枝为引子,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花草春来断客魂"一句,通过春日花草的盛开,暗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花草仿佛在提醒他别离的愁绪。"杨枝只合伴桃根"则借柳树与桃花相映成趣,寓意着美好的春光和青春的短暂,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满湖碧水游船散"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宁静与空寂,湖面波光粼粼,游船渐行渐远,增添了画面的寂寥之感。最后一句"西月东风在寺门"以景结情,月上西楼,东风拂过寺门,这样的景象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可能寓含着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或是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整体来看,厉鹗的《西湖柳枝词》(其一)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西湖的春色,表达了游子的离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哀愁交织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西湖柳枝词(其二)

斗尽纤腰一两枝,水仙王庙日斜时。

青青不许游人折,细叶如颦更泥谁。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支]韵

同吴西林泛舟西溪看梅

缓棹纵遥目,心与春流平。

邀侣以事解,得朋因寡营。

峰色烟上霁,竹风沙外清。

一夜丛梅发,几处山窗明。

香中林鸟语,引我沿溪行。

积翠点残雪,阴淡寒自生。

西崦未云夕,东畬方可耕。

稚子肯迎客,花间启柴荆。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晓过福清竹院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

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

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

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

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形式: 古风

同吴西林城东看花遇大风戏为长歌

城南看花谁作群,好事竞造丁隐君。

城东看花寂寥耳,相待独有吴居士。

新花破萼初满丛,沙河浩浩扬天风。

已看野渚动平碧,更觉连林摇乱红。

提携町疃羡骥子,出没葭薍多渔翁。

过桥人似六鹢退,沽酒樽传三雅空。

风光如此肯虚掷,闭户先生真可惜。

浇花拟向卞公坟,弹丝亦就周家柏。

渊明子晰两达人,天地宁非百年客。

有足爱踏三家村,有裾不撇七贵门。

模糊落日望未已,遥山渲出胭脂痕。

今朝风起花鞴扇,莫使迟来花似霰。

好将健句当青幡,日日花前一相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