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孰不为邦,孰守其乡。如被锦衣,昼行辉煌。
侯曰上恩,曷敢弭忘。何以报之,俾民向方。
言葺泮宫,于乡有光。宣圣南面,珠旒衮章。
十哲侑坐,群贤缋廊。六斋分列,小学峙傍。
谈经议道,春祠秋尝。我侯戾止,率由典常。
闇訚诸生,振鹭来翔。诗书礼乐,游息修藏。
勉尔行业,为时俊良。毋毁于随,毋嬉于荒。
三岁大比,用宾于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陶所作的《庆梅州刘侯修葺程乡学宫落成(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刘侯修缮学宫、重视教育的赞扬和期许。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刘侯如同披着华丽锦衣的明君,白天行走光彩照人,体现了他对地方文化的尊重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他感激皇上的恩赐,决心不忘使命,通过修建学宫,引导民众走向正道。
诗中提到的“泮宫”象征学宫,“宣圣南面”指的是孔子的画像,显示了儒家文化的尊崇。“十哲”、“群贤”、“六斋”、“小学”等词语则描绘了学宫内学术氛围的浓厚和教育体系的严谨。刘侯倡导经义讨论,举行春秋祭祀,强调遵循传统规范,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
结尾处,诗人提醒学生们要避免随波逐流,不可沉迷于嬉戏,要在三年一度的大比中展现出色的表现,为王者效力。整首诗洋溢着对教育振兴地方的热忱,以及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
不详
为儒为吏两无功,采石铜官邂逅同。
四见清明今一换,归欤我欲片帆东。
荡漾清溪两桨飞,趋行不及到斜晖。
无人跪进雕胡饭,只学卢仝啜茗归。
千载名山乐有馀,功名常愧十年书。
英风凛凛无今古,醉草明光一梦如。
翰林最爱五松山,长说千年未拟还。
而我抗尘良自愧,来游只得片时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