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一)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恭敬地思考着优秀的辅佐者,诗书教导各行各业的人们。
许多事务违背了谢傅的期望,上天忽然夺走了杨公的生命。
一代杰出人物全部离去,对三师的尊崇礼仪依然崇高。
如果没有天下人的讨论评价,善恶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注释

恭默:恭敬而沉默。
良弼:优秀的辅佐者。
诗书:指教育和经典。
正:引导和规范。
百工:各行各业的人。
事多违谢傅:很多事情未能如谢傅所愿。
天遽:突然。
夺:夺取,这里指去世。
杨公:指某位名叫杨的人物。
一代风流:一代杰出人物。
尽:全部结束。
三师:古代对教师的尊称,这里可能指朝廷中的重要职位。
礼数:礼仪规格。
天下议:天下人的讨论和评价。
美恶:好坏,善恶。
并成空:都变得没有实际意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丞相温公(即司马光)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其品德才学的敬仰。首句“恭默思良弼”赞扬了温公的谦恭沉默与卓越辅佐才能,他以智慧引导国家。次句“诗书正百工”进一步强调温公的学问深厚,能规范社会风气。第三句“事多违谢傅”暗指温公的政绩未能完全如愿,可能有所遗憾,但紧接着“天遽夺杨公”表达了对温公突然去世的悲痛,暗示上天过早地夺走了这位杰出人物。

第四句“一代风流尽”感慨温公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的风采无人能及。第五句“三师礼数崇”提到温公曾担任过三师这样的尊崇职位,显示了他的地位和尊重。最后一句“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表达了诗人认为,如果没有历史的评价和人们的记忆,即使再伟大的人,其功过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情感深沉,既赞美了温公的德行和才学,也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历史评价的重视。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

负笈重来感旧游,流年衰鬓两经秋。

湖山依旧浑相识,风月愁人不自由。

尚有故交重冷榻,可堪归梦到沧洲。

谁怜壮志空凋落,百鍊金为绕指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和寇十一二首(其一)

南山楼观插穹苍,林杪青灯出上方。

形胜自如诸老逝,功名随尽二流长。

马游从昔哀吾老,王粲当年赋异乡。

少日幻心今净尽,多生绮语未全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和寇十一二首(其二)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酬

乡里衣冠不绝人,近天尺五只清门。

论文正可簪双笔,浇舌行看赐上樽。

琼玖每蒙先木李,蜩鸠方共笑飞鲲。

固知贤杰当传世,下里朱陈亦有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