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为芝黄汪志高作

苍松蜕骨虬龙蛰,满地清阴云气湿。

山中采药人未归,老翁杖藜童子立。

翁来问师日欲西,直疑刘阮仙路迷。

寻真未遇兴尽返,武陵空觅桃花溪。

至今却忆芝黄墅,松月轩中足清趣。

深根伏苓大于人,独荷长镵斸秋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画为芝黄汪志高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首句“苍松蜕骨虬龙蛰”形象地刻画了苍松坚韧的生命力,如同龙蛇冬眠般沉睡在大地之上,其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清凉的阴凉之地,"满地清阴云气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宁静。画面中,山中采药人未归,老翁和童子静候,增添了岁月静好的氛围。

"翁来问师日欲西"写老翁询问时间已近傍晚,暗示着他们期待的仙人未至,"直疑刘阮仙路迷"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达了对超凡之境的向往与失落。"寻真未遇兴尽返,武陵空觅桃花溪"则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情境,表达寻找理想境界而不得的遗憾。

最后两句"至今却忆芝黄墅,松月轩中足清趣"流露出诗人对画中芝黄别墅的怀念,那里有松月相伴的清雅之趣,"深根伏苓大于人,独荷长镵斸秋雨"则以深山挖茯苓的场景收尾,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富有哲理与诗意的山居图。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牧牛图(其一)

绿野春深平似掌,土脉膏黏皆沃壤。

群牛耕罢饭雨肥,萋萋丰草和烟长。

承平每书大有年,禾黍连被东西阡。

早驱晚牧少拘束,人牛两閒不用鞭。

一童骑背向归路,推先呼后频返顾。

一童跨伏身半欹,昂首诉风天欲暮。

我生长大居山林,惯识此景天机深。

自甘食力老农业,歌残白石嗟无心。

形式: 古风

题牧牛图(其二)

春耕驱牛声叱叱,释犁随意放原隰。

潇潇老树风势狂,彷佛隔山雨来急。

小童坐背不用牵,绿蓑湿短青笠圆。

一牛徐行绳在手,一牛回顾疑争先。

更看最后缓追逐,日暮天昏归路熟。

草肥水暖意自閒,蹄健力强非觳觫。

时平乐业甘为农,处处击壤歌年丰。

黍稌盈囷官赋足,但愿称作多牛翁。

形式: 古风

题秋江捕鱼图

秋江云浮岛屿孤,澄波万顷平若铺。

烟收日暮鱼正出,渔人群聚相喧呼。

或垂大罾或举网,小船如梭捷来往。

天空嗷嗷鸿雁鸣,风轻淅淅菰蒲响。

行客步迟心急归,盘湾隔崦通径微。

恍类黄州赤壁岸,又疑青山采石矶。

我生惯识江湖景,已历风波尘梦醒。

短蓑圆笠钓丝轻,结盟鸥鹭从渔隐。

酒酣耳热成清歌,吴音越调商声多。

羊裘已敝身自老,玉璜未得心如何。

令我披图发长啸,满目枫林半残照。

东津谁续观鱼篇,少陵曾鼓三巴棹。

形式: 古风

赠天台张思文

天台之山高插天,赤城雁荡相勾连。

石桥流水秋不竭,声锵玉佩何涓涓。

朝沐雨痕疑彩云,暮浮霞影生紫烟。

洞府深沉异尘世,月明笙鹤来飞仙。

乾坤清气不肯散,钟英吐秀生才贤。

故家乃有赤松裔,秘书曾授黄石篇。

至今文献久未坠,冠盖相望联后先。

椿翁佐政留古歙,治同斯立居蓝田。

棠阴日永讼庭静,爱民不忍施蒲鞭。

今春令子事省觐,弟昆列侍行周旋。

言归故乡又远别,稳泛浙东秋雨船。

临岐索赠无好语,蚕头字拙纨扇圆。

綵衣奉养尤切切,白发待望应拳拳。

冬初再期一聚首,莫使风雪踰残年。

丈夫那作寻常别,长歌起舞挥龙泉。

虹霓浩气心愈壮,饮酒有如鲸吸川。

嗟我老生年半百,潇潇霜鬓成华颠。

刀圭欲觅安可致,凡骨未超尘俗缘。

为语天台众仙侣,紫阳悟道探玄玄。

蓬瀛得路傥相遇,会当寄我青瑶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