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窗无户四边空,月透疏林水透风。
砌下嚘嚘鸣蟋蟀,细论心曲可山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夜景象。"无窗无户四边空"写出了环境的空旷,没有门户遮挡,月光洒落,透过稀疏的树林,透露出一种寂寥之感。"月透疏林水透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通透感,暗示着秋夜的凉意从月光和微风中渗透而来。
"砌下嚘嚘鸣蟋蟀"则是以虫声反衬寂静,蟋蟀的叫声在空旷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仿佛在低声细语,"细论心曲"四字赋予了蟋蟀某种情感色彩,似乎它们也在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后,诗人以"可山翁"自比,表达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欣赏,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色和虫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淡泊,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的"岁寒"品格。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千叶梅花雪满堤,都将春付海棠枝。
幽禽飞上栏干立,此意人间几个知。
万间金屋苦嫌少,六尺茅亭宽有馀。
意惬即为真受用,世间荣谢不关渠。
旋摘园蔬随意好,软炊土米绕牙香。
人言少吃多滋味,此是尊生第一方。
饮食无他止养身,人间多少不惺惺。
朝晡细嚼家常饭,一卷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