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曾所作的《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伤心重过好池台”,直接点明了诗人再次经过曾经熟悉的地方时内心的伤感。接着,“满地斜阳鸟雀哀”一句,通过夕阳和鸟儿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将诗人的情绪推向高潮。
“九锡不封交让树,瓣香独祭返魂梅”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九锡”原指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九种礼器,此处借指美好的事物或地位;“交让树”和“返魂梅”则是象征着生命力与重生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希望。
“丹梯自傍长廊转,青琐仍通别馆开”描绘了旧地的景致依旧,但人事已非,长廊与别馆依然,却少了往日的热闹与生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犹记年时残酒醒,笙箫飞出隔墙来”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勾勒出往昔欢乐的场景,与当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旧地重游时的所见所感,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