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四首(其三)

东家陶苦窳,适市日十千。

西家琢瑚琏,待贾三十年。

材轻信易售,器重良自怜。

世事每如此,古今无不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东西两家的不同境遇,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材轻信易售,器重良自怜”。东家所拥有的资源(陶苦窳)虽易得,但价值不高,故而易于出售;而西家拥有珍贵的资源(琢瑚琏),却因等待合适的时机而未能及时变现。诗人以此反映了社会上对于人才或资源价值的认知差异,以及在机会与等待之间做出选择的困境。

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容易获得的事物过于乐观,而对于需要时间积累和等待的事物则可能过于悲观。这种现象在古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体现了对个人能力与社会机遇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人在最后两句“世事每如此,古今无不然”中,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感慨,强调了这一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并且暗示了它不受时代和地域限制的特性。

收录诗词(19)

林泉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言四首(其四)

吾尝观四时,亦复悲草木。

秋风落人间,百卉不敢绿。

岂无岩谷英,粲粲若松菊。

但得根本坚,自然耐幽独。

形式: 古风

落花怨

落花怨东风,情薄不可托。

红颜为君开,衰颜为君落。

愿落流水中,随君远漂泊。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杨柳怨

杨柳愁春江,何事多离别。

年年枝上青,日日行人折。

安得如桃李,当使人娱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赠永阳黄子邵和文丞相韵

赠君以幽兰,弃之不如草。

古来沟壑间,将见壮士老。

忧君君不知,慷慨为君歌。

歌竟欲痛哭,言辞不能多。

但愿江海水,水化作杯酒。

倾倒入君怀,得君一回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