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春日诗有梦里愁端之句怜其作憔悴主语聊广其意

芳颜淑景思漫漫,南国何人更倚阑。

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

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

从此风光长九十,莫将花月等闲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情感的细腻交织。首句“芳颜淑景思漫漫”,以“芳颜”比喻春天的美丽景色,用“淑景”形容春日的和煦阳光,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无限遐想。接着,“南国何人更倚阑”,诗人设问,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与他一同欣赏这春日美景的人,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期待的情感氛围。

“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铅华在这里指代的是春天的色彩,红碧则代表了春天的花朵与绿叶,通过“催曙色”和“助春盘”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如何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增添了生机。

“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这两句则通过早梅与新柳的形象,展示了春天的过渡阶段。早梅虽已接近凋谢,但依然留有残香,象征着冬天的痕迹;新柳则在清晨的寒风中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顽强。

最后,“从此风光长九十,莫将花月等闲看。”诗人提醒人们,春天的美好时光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轻易忽视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自然之美。这句话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除夕山庄探梅口占报河东君

数日西山踏早梅,东风昨夜斩新开。

停车未许倾杯酒,走马先须报镜台。

冷蕊正宜帘阁笑,繁花还仗剪刀催。

衫裆携得寒香在,飘瞥从君嗅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庚辰除夜偕河东君守岁我闻室中

除夜无如此夜良,合尊促席饯流光。

深深帘幕残年火,小小房栊满院香。

雪色霏微侵白发,烛花依约恋红妆。

知君守岁多佳思,欲进《椒花颂》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辛巳元日雪后与河东君订春游之约

新年转自惜年芳,茗碗薰炉殢曲房。

雪里白头看鬓发,风前翠袖见容光。

官梅一树催人老,宫柳三眠引我狂。

西碛蓝舆南浦棹,春来只为两人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正二日偕河东君过拂水山庄梅花半开春条乍放喜而有作

东风吹水碧于苔,柳靥梅魂取次回。

为有香车今日到,尽教玉笛一时催。

万条绰约和腰瘦,数朵芳华约鬓来。

最是春人爱春节,咏花攀树故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