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梅难以蜡妆成,女手虽工未必能。
香气恼人眠不著,若为学得定中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蜡梅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蜡梅的独特感受。
"江梅难以蜡妆成",这里的“江梅”指的是梅花,而“蜡妆”则形象地形容了蜡梅的色泽,暗示其自然之美难以用人工蜡笔完全复制。诗人强调了蜡梅的天然之美,而非人工雕琢。
"女手虽工未必能",进一步强调了蜡梅的质朴与真实,即使女性的手艺再精细,也无法捕捉到梅花那种浑然天成的韵味。
"香气恼人眠不著",诗人赞美了蜡梅的香气浓郁,它使人难以入睡,这种香气的魅力令人陶醉,甚至让人无法静心入眠。
"若为学得定中僧",诗人以禅定的僧人自比,表达了对蜡梅高洁品质的向往,希望能像定中的僧人一样,心境澄明,不受外界干扰,沉浸在蜡梅的香气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的赞美,寓言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心境的向往。
不详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小瓶梅映短檠灯,幽兴何人似我能。
枉沐歌词无用处,维摩诘是在家僧。
折来梅与句争清,强和馀音本不能。
欲向都官论一字,略无佳处似诗僧。
移春小槛绿樽前,记得花头数尺圆。
传语郑庄修故事,锦薰笼畔过年年。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
复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