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择之春日四绝(其三)

泗上当时鼓瑟人,风雩岂是乐闲身。

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当年在泗水边弹奏瑟乐的人
风雩祭祀怎能只为闲适的生活

注释

泗上:泗水,古代河流名,这里代指孔子的故乡鲁国。
鼓瑟:弹奏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岂是:难道只是。
乐闲身:享受悠闲的生活。
言外:话语之外,暗含之意。
默传:无声地传达。
千圣旨:众多圣贤的思想或教诲。
胸中:心中。
四时春:四季如春,象征永恒的智慧和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泗水之滨,听见有人弹奏瑟乐的场景。"风雩岂是乐闲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悠扬瑟声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它不仅是一种耳目之娱,更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让他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舒畅。"言外默传千圣旨"可能是指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那些难以言传的深邃思想和情感,这些都是超越语言文字,直接心灵相通的交流。而"胸中长有四时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无论外界如何变换,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如同永远的春天。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境界。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其四)

日长渐有简编乐,春半已将樱笋来。

无数青山相慰藉,有时明月共裴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其二)

年华冉冉春将半,花事匆匆雨满城。

想复东郊变新绿,未妨携酒趁初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其一)

花落花开总可怜,峤南亦复好风烟。

雨馀起我故园梦,漠漠浮鸥水拍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择之赋枯木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著藓花。

不向明堂支万祀,玄冬苦节未须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