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泗上当时鼓瑟人,风雩岂是乐闲身。
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泗水之滨,听见有人弹奏瑟乐的场景。"风雩岂是乐闲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悠扬瑟声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它不仅是一种耳目之娱,更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让他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舒畅。"言外默传千圣旨"可能是指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那些难以言传的深邃思想和情感,这些都是超越语言文字,直接心灵相通的交流。而"胸中长有四时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无论外界如何变换,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如同永远的春天。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境界。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日长渐有简编乐,春半已将樱笋来。
无数青山相慰藉,有时明月共裴徊。
年华冉冉春将半,花事匆匆雨满城。
想复东郊变新绿,未妨携酒趁初晴。
花落花开总可怜,峤南亦复好风烟。
雨馀起我故园梦,漠漠浮鸥水拍天。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著藓花。
不向明堂支万祀,玄冬苦节未须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