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下一座曾经辉煌的相府如今荒废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深深的哀愁。
首句“相府青山下”,点明地点,一座雄伟的相府坐落在青山脚下,奠定了诗歌的背景。接着,“风吹戟户开”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轻轻吹动着相府的大门,暗示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戟户,指的是古代贵族府邸中用于装饰的戟形大门,这里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昔时朝士至,今日路人来。”这两句直接对比了过去与现在,昔日高官显贵们出入相府,而今却成了普通人经过的地方,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鹤语留华表,星文坼上台。”鹤是长寿的象征,华表则是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石柱,这里借鹤语和华表上的文字,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故事的流传。星文坼上台,可能是指天空中的星辰在夜空中留下痕迹,或是指某些重要的事件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印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千秋一洒泪,徒有雍门哀。”“千秋”意味着长久的时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一洒泪”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不再的哀伤之情。“徒有雍门哀”,引用了战国时期琴师雍门周的故事,他弹奏哀曲以表达对亡者的哀悼,但此处的“徒有”二字,暗示这种哀悼或许已无人倾听,凸显了历史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废弃相府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无情以及对往昔辉煌的深深怀念和哀叹,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