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袁大玉符卿(其二)

以嗔为佛事,棒喝是慈悲。

未去已先辨,重来不可知。

中郎空有女,伯道竟无儿。

地下应含笑,荣名无尽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哭袁大玉符卿(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以嗔为佛事,棒喝是慈悲”,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将嗔怒视为修行的一部分,棒喝作为慈悲的表现,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死、佛法的独特见解,以及对逝者人格的深刻理解。

颔联“未去已先辨,重来不可知”,则表达了对逝者生前与身后命运的感慨。在逝者离开之前,就已经预见了未来的分离,而对再次相见的可能性,则充满了不确定和遗憾。

颈联“中郎空有女,伯道竟无儿”,引用了古代典故,以中郎(蔡邕)和伯道(孔融)为例,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中郎虽有女儿,但未能亲眼见证其成长;伯道一生无子,遗憾终生。这两句既是对逝者生平的惋惜,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尾联“地下应含笑,荣名无尽期”,则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相信逝者会因后人的怀念与敬仰而感到欣慰,并且这种荣耀与名声将永存不朽。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哀悼,以及对生命、死亡、荣誉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袁大玉符卿(其三)

牢落人间世,那堪不忆君。

芳兰与草伍,野鸟在鸡群。

不问人家产,甘脩地下文。

春禽恨无主,啼噪暮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哭袁大玉符卿(其四)

嫉俗存孤愤,未衰凋壮颜。

只因恋慈母,未必弃人间。

化鹤缘何事,骑鲸遂不还。

伤心琼树质,摇落不堪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哭袁大玉符卿(其五)

冥漠何须问,萧条非自今。

一官如脱屣,四十已抽簪。

不死妇人手,长留烈士心。

东风吹雨泪,班驳百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答刘茂生寄怀

昨夜入我梦,今朝得尔书。

彽徊一水上,凄断八行馀。

欲去愁江永,期归在岁除。

不知堤畔柳,春信近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