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巽公院五咏·净土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佛教修行与信仰之情的诗句。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这里的“结习”指的是心灵上的束缚和习惯,而“无始”则表示这些束缚是从很久远的过去就开始了。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世间痛苦深刻理解,并认识到这些痛苦的根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流形”指的是生命的不断轮回,“兹世”则是现在这个世界。这里诗人说到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开始领悟佛教中的“三空”——即法空、愿空和真空,这是他对佛法的某种理解和体验。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华堂”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精致建筑,“净域”则是指心灵的清净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佛教寺院中庄严而美丽的环境,以及里面供奉的众多佛像。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这里的“清冷”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宁静气氛,“焚众香”则是指烧香,这在佛教中是一种常见的仪式。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自己对于佛法修行中的一些感悟和体验。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稽首”是古代一种表示尊敬的礼节,即双手合十放在头顶上,“导师”则是指引导自己修佛之路的老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的老师或精神导师的敬意和感激,同时也承认自己过去的无知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净土、佛像、烧香等佛教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与信仰,以及他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某些体验和感悟。柳宗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在这首诗中成功地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土的意境。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巽公院五咏.禅堂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形式: 古风

植灵寿木

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

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剪伐,持用资徒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耕。

形式: 古风